德国百强企业系列——德国电信业、物流业和机械业

人气 4739   2011-11-17 15:16

卢沂

一德国电信业

1.1 德国电信业的改革发展历程

德国电信业改革发展历程实际上展示了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其电信业由垄断走向竞争、由国有控股逐步走向民间投资、由立足国内市场走向对外开放的基本脉络。

德国电信业的改革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邮电分设,政企分开(1989—1995)

上个世纪90年代,统一后的德国便开始了电信业的市场化和私营化。走出的第一步就是将政府职能和企业职能分离,一分为三,将这些职能分别交给了电信公司(Telekom),邮政服务公司(MailService)和邮政银行(Postbank)。

第二阶段:市场化与私有段阶段(1995—1999)

电信业的私营化和打破垄断被提到议事日程。市场化的第二步就是进行了组织方面的企业化改造。自1995年1月1日开始的德国邮电新体制就是:联邦政府下设联邦邮电部(管制委员会与其并存),联邦邮电部下设联邦邮电管理局,其下分设德国邮政股份公司、德国邮政银行股份公司、德国电信股份公司。

第三阶段 :高速发展阶段(1999-2004)

自1998年1月1日起德国电信市场推行自由化以来,德国电信业就保持飞速发展的势头,特别是欧元推出以后,德国电信迅速向国外市场发展。自2001年,德国电信推出“4—支柱”发展战略,目前德国已经把电信业开展到50多个国家。德国电信集团是目前欧洲最大的电信企业,历年在福布斯排行榜中局电信业的前

三名。

第四阶段:业务融合阶段(2005年以来)

2005年德国将“4—支柱”战略转为“三大战略”,及“宽带及固网”“商业客户”及“移动通信”战略。期望通过业务融合成为欧洲增长最快的全业务运营商。

2 以德国电信业为例

2.1 德国电信股份公司概况

德国电信(deutsche telekom)

公司类型 上市公司NYSE:DT

成立时间:1996年

总部地点:德国波昂

产业:电信

产品:网络服务,电话服务

年营业额:$625亿2千万欧元

税前盈余:$52亿8千6百万欧元

市值:US$650亿美金

员工数:244,000人

主要股东:国有43%私人股东57%

(07年位居德国百强企业第七位,世界百强企业的第79位,09年则无缘世界百强)

德国电信股份公司(德语:Deutsche TelekomAG),是一家由国有德国联邦邮政私有化后的电信部门分离出来的股份公司(AG)。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直接持有31%的股份,另外通过德国重建信贷银行(Kreditanstaltfür Wiederaufbau,KfW)间接持有12%的股份。剩余的57%的股份(至2003年6月)为公开发行股票。

德国电信坐落于波恩是欧洲大型电信公司。Siebetreibt technische Netze (ISDN, DSL, 卫星等)提供信息和通讯服务,例如电话(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和上网服务。德国电信在全球拥有大约24万5千名雇员(200年9月)2004财政年收入579亿欧元。

德国电信是由原民主德国的德国邮政和联邦德国的联邦邮政合并而成,它现在已成为全德国最重要的无线电发射运营商。原民主德国所有重要的无线发射台现归德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在老的联邦州,私人广播电台(欧洲一台例外)、德意志广播电台、德国广播电台,以及德国电视二台的节目都是通过德国电信的发射台进行广播。在某些地方甚至美国军队电视网的节目也是通过德国电信的发射台发射。

2.2 德国电信的改革发展历程

改革重组:

(1)邮电分设,整体分开(邮电总局分为邮政银行、邮政局、电信公司)

(2)企业化经营(将国有公司改为控股公司,将邮电业务向国内外开放市场)

(3)股份制改革(在资本市场上市筹资)

1996年11月18日,德国电信公司在纽约、东京、法兰克福三地同时上市,出售26%的股份,集资额达207亿马克(约137亿美元),成为欧洲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初次公开发行。德国电信开始步入世界电信巨子之林。

2.3 德国电信集团的“4-支柱”发展战略

2001年,德国电信引入一个全新理念:未来是一个T.I.M.E.S时代(T代表电信;I代表信息技术和因特网;M代表多媒体和移动商务;E代表娱乐和电子商务;S代表系统解决方案和安全业务),未来的发展是将这五项融合在一起。这个新理念将公司运作分为四个核心支柱部门和一个非核心业务部门。四个核心支柱部门为:T-Online(欧洲最大的因特网业务提供商之一);T-Mobile(全球移动通信业务);T-System(IT/电信解决方案);T-Com(国内固定网和市场营销基础设施)。另一个非核心部门管理德国电信所有投资和不属于四个核心支柱部门活动的运作。

2.4 德国电信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1)全球扩张期

德国电信在国际化经营策略上以泛欧为基础,重点在移动通信和互联网市场巩固已有的市场地位。德国电信制定了业务运作全面转向欧元的实施方案,并加紧了收购兼并行动。

(2)全球战略调整期

德国电信在全球扩张和竞争过程中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到2001年底债务总额已经达到670亿欧元。偿还巨额债务成为德国电信的当务之急。德国电信为此制定了债务削减的目标,并且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保证目标的实现。削减债务主要两个途径:一是开源;二是节流。在全球电信业不景气的情况下,节流尤为重要。德国电信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包括以下几点:与英国电信共同分摊3G建设成本;战略调整业务范围,出售公司非核心资产和业务,裁减员工,同时确保核心业务和资产的稳步增长,增加公司收入和盈利水平;德国电信还不断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

德国电信过去几年积极推动国际化进程,并且覆盖了全球65个以上的国家。2003年德国电信大约1/3的收入由德国国外创造。德国电信在全球采取协同合作和各种潜在的融合,德国电信的国际化和其战略组合管理相辅相成。

2.5 德国电信公司成功转型的关键举措

(1)彻底改组领导层,实行高层人员职业化

(2)以用户为中心,持续实施机构重组

(3)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筹集发展资金

(4)调整巩固原有业务,积极发展新兴业务

德国物流

1.1 物流定义及德国的物流业

物流起源于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就出现了“物流”这个名词。古埃及人用大象来运输,建成了金字塔,这就是最早的物流;举世瞩目的中国长城也是古代物流的奇迹,它通过战争与信息接轨来抵抗倭寇入侵。二战后,物流从军事领域不断扩展到经济领域。在近30年里,物流从一个主要针对货物流通的企业功能发展成为一个整体性的以过程和用户为取向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物流中涉及所有环节和循环系统最重要的领域有: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或配送物流和废品物流。物流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运输,包括火车、汽车、轮船和飞机四种单一运输以及联合运输方式。

德国位于欧洲中心,信息和IT技术在欧洲占有最大比例,拥有全世界最密最佳的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物流业是今日德国最大的行业之一,其物流业市场已经完全成熟。在物流园区的建设方面目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德国物流业的管理模式实行政府宏观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按,是“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运行。

1.2、德国物流业的发展

物流包括有形的、无形的信息流和价值流三种。德国设有一个物流奖,奖给物流做得好的公司。2005年的物流奖奖给了Kuhne+Nagel公司,其提供综合的服务给客户,这也是通常的有形物流。美国五角大楼和沃尔玛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物流技术应用地,它将传统的物流改变为计算机现代信息物流。

德国物流已形成产业化规模。(所谓物流产业化,就是要以社会化物流成本最低化为目的,以形成产品供应链竞争能力为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物流企业为基础,以物流港站、枢纽、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及物流中介组织为纽带,通过将物流各环节,如仓储、装卸搬运、包装、运输、流通加工、信息、配送、通关等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运用现代物流思想,实现物流过程的合理化、最优化、效益化的物流经济运行过程。)

 德国政府在物流基础设施的网络化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加强公路、铁路、港口的基础建设,所有的运输基础设施均由政府投资建设,政府的资金一方面通过税收转为投入,另一方面通过土地的置换来获得。德国政府在促进和引导物流发展中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不仅做好物流的发展规划、建设和协调工作,在全国规划了四十个物流园区,经历了许多成功和失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德国的物流业走上了成功之路。

2 德国邮政集团(Deutsche Post)

2.1 简介:

德国邮政集团是德国的国家邮政局,是欧洲地区处于领先位置的物流公司。近期改名为Deutsche Post WorldNet(德国邮政世界网,简称DPWN),以适应其业务全球化特点及电子商务带来的影响。集团包括DHL、德国邮政、邮政银行、英运物流四大著名品牌,它是欧洲地区领先的物流公司,是UPS在欧洲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

德国邮政集团标识: 牛号角形象.(17世纪初,欧洲一些国家的屠宰业发达,牲口贩子吹着号角到处收购牲畜。他们流动性强,又有一定的路线,当时的邮政机构以低廉的价格委托他们沿途收投邮件,人们听到牛号角声音,就知道可以寄信了。后来,牲口交易逐渐衰败,牲口贩子不再从事长途贩运,但牛号角被保留下来,成为信使、邮驿马车送投邮件的信号,因此在欧洲,牛号角就和邮政联系在一起,沿袭至今。)

德国邮政集团的欧洲策略:

1)逐渐成为欧洲信函和投递市场的“大哥大”,无论在服务质量还是业务量方面。德国邮政想通过向他的顾客提供全面综合性服务来达到这一目的。

2)提高服务的透明度,加强跟踪查询系统,现已有包括德国在内的10个欧洲国家能够通过与因特网相连的电脑查询自己的包裹寄送状况。

3)在欧洲扩展增值业务,如国际邮购等

4)德国邮政集团的另一战略是其国际快递业务的扩展,采用航空运输确保以最快速度投递邮件

2.2 德国邮政集团在中国的发展

德国邮政集团非常重视亚洲市场,德国邮政集团通过Danzas和DHL在亚洲的物流和快递领域进行业务拓展。2002年以来,DHL在亚太地区的投资占全球投资的三分之一,而对中国的投资超过任何一个亚太国家或地区。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速递业巨头,DHL和中方合作伙伴共同组建的“中外运敦豪国际航空快递有限公司”已经在中国市场建立了完善的快递网络,拥有56个分公司,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4个国际口岸作业中心,以及青岛、大连、成都、武汉、厦门、福州、西安等7个直航口岸作业中心,业务网络覆盖全国318个城市。中外运敦豪目前还在继续拓展网络布点,以求网络的进一步完善

机械制造业

机械制造业是德国传统优势产业之一,产品出口额及国际市场份额均居全球首位,在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1.1 德国机械制造业概况

机械制造业是德国最大、最重要的工业部门之一,可与之相比的只有汽车制造和化工业等。但是,后者均为大公司占主导地位,而机械制造业的主力则是平均拥有150名员工、年均营业额2600万欧元的中小型企业。2006年,该行业实现销售额1670亿欧元,略低于汽车制造业。但是,其6000家企业聘用员工的总数达87.3万,就公司数量和就业人数(均不包括供应商)而言,要远高于汽车制造业。

1.2 德国机械制造业的独特结构

机械制造业的结构在德国工业界独一无二,反映在德语的定义“Mittelstand”,它表示该行业由中、小型企业组成。

1.3 德国机械制造业的优势和成功因素

(1.)创新实力。创新实力无疑是德国机械制造业现在以及未来在国际竞争中最为重要的资产之一。据统计,过去的20年里,每10年该领域工程师人数就增加一倍。在德国这样的高工资国家,绝大部分的工业领域能够保持世界领先地位,根本在于拥有众多先进的专有技术,这是德国长期坚持参与研发领域国际竞争的结果。但是,联邦劳工局的一份报告指出,自1981年以来,德国首次出现机械和汽车制造业工程师空余岗位数多于求职者的现象。工程师的短缺不仅威胁着机械制造业,同时也是德国整个工业基础的致命弱点。

(2).产品种类齐全。德国机械制造业向全球市场提供的产品种类之多,超过其他任何国家。这种产品的多样性及现代化使得德国企业有能力避免许多本领域特有的风险。

(3.)重视特种用途机械的研发。德国企业将产品定位于重点研发专有技术密集型的、昂贵的、一次性和小批量的产品。一般而言,特种用途机械的生产需要较大的工程投入,但利润要比大批量产品高,所以在过去十几年,德制造商总能通过提高其利润来弥补周期性衰退的损失。根据德国机械设备制造商协会的调查结果,目前一半左右的德国机械制造企业在按照用户的订单生产小批量、特殊用途的产品,另外25%的企业则生产大批量和专用机械产品。目前,“德国制造”的竞争优势在于非价格因素,包括质量、技术、解决问题的专有技术、产品性能可靠性、供货可靠性及售后服务等。

未来德企业将继续从此产品定位中受益。首先,在全球范围内,生产特种用途机械渐成趋势。这些机械产品要求大量的系统专有技术,这正是德国企业的优势;其次,市场对产品中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而德机械制造业服务收入已占20%,且比例逐年上升;第三,单机重要性在下降,而服务密集型机械系统的需求在增加,比如灵活的生产基站等;第四,将标准机械产品与量身订做的服务(预约管理程序)相结合来提供专业化的解决方案也是发展方向。总之,德国的机械制造业将不断从其在全球特种机械、服务、系统解决方案中的技术领先地位获益,并进一步促使企业利用其优势参与国际竞争。

参考文献

1 郑春荣:《德国企业五十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http://de.wikipedia.org/wiki/Liste_der_gr%C3%B6%C3%9Ften_Unternehmen_in_Deutschland德国企业排名

3http://baike.baidu.com/view/91436.htm?fr=ala0百度百科德国电信

4http://baike.baidu.com/view/301993.htm百度百科德国邮政

5http://hi.baidu.com/windenergy/blog/item/f12ba780ab04fad29123d9fc.html德国机械业

  关注度: 4739   Baidu: 61   360: 2   Google: 13   其他: 7

推荐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
德国中文站 | 添加收藏 联系方式见首页
本站绝大部分内容是编辑编撰的原创性文章,有少量转载,如有涉及到虚假、侵权、违法等信息,请联系我们。
版权保护:本站原创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的版权均属本站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